- 著者
-
田仲 一成
- 出版者
- 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
- 雑誌
- 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 (ISSN:05638089)
- 巻号頁・発行日
- vol.108, pp.1-40, 1989-02
本稿以浙東蕭山県長河鎮的郷族来氏為例,研討浙東宗族的祠産形成以及其組織的統合過程。 民国十一年蕭山来氏会宗堂刊『蕭山来氏家譜』中載有〈交盤冊〉,這祠産簿裡載了康煕二十三年至嘉慶七年毎年的開支数目。 由此可看這一百二十年之間的該族祠産形成過程。 各支出項目変遷之特徴如下: (一) 公課的変遷 公課為経常應該負担之項目,但在這一百二十年之間,雖然田土増加,公課却並没有増加。 来氏做為官僚地主,其公課負担対象似乎被固定在一定面積上。 (二) 祭祀費的変遷 這一百二十年之間,祭祀費緩々地有増加之勢,尤其是在雍正初,乾隆三十年及乾隆五十年有増加情形,這主要是拡大墳祭之故。 祭祀費本身属於少額支出,在支出総額中僅佔一五%,而且無急増之情形。 但是従乾隆後期起,却有拡大的傾向。 (三) 族政費之変遷 所謂族政費是指科挙費和賑給費而言的。 這些費用則為直接或間接改善全族政治環境和提高全族政治地位的政策費。 該項費用,属於商額支出,佔総支出的三五%,就整体来看,乾隆十年以後的増加傾向最爲顕著,這反映了該時期来氏一族爲於組織統一努力的。 (四) 祠産費之変遷 祠産費是置田費,修祠費,修墳費,修譜費等。 由於固定資産的投資有一次巨額支出的性格,因此数字的推移便顕得不規則,不連続。 但就大致情勢来看,亦従乾隆十年起有総額増加的情況,這反映了該時期該族為組織強化做了很大的努力(佔総支出的四〇%) 如此,祭祀費,族政費,祠産費等都在乾隆十~二十年之間,有顕著的上昇,由此可推定来姓在該時期開始致力同族組織之統一与分支之統合。 另外,来氏輩行字之分裂与統一的過程也符合於上述的祠産変遷。 来氏明末清初,各支的輩行字比較少,呈統一的局面。 但到了清代前半期以後,却一時呈現出輩行字分裂的現象,清代中期更加激化,然而到清代後期,漸々出現再統一的跡象。 以後,統合輩行字的趨勢加強,到了民国初年,纔実現了輩行字的統一。 上述来氏自乾隆末以来拡大祭祀,傾力於修祠、修墳、修譜,可以看作一百年以後樹立輩行字統一体制之基礎。 総之,浙東宗族通過自己組織統合而成為地方社会的支配者,則是清代中期以後的事。 乾隆末年至嘉慶道光年間,江南宗族編纂族譜特別盛行而宗祠戯劇迅速発展,此似乎反映這様的社会背景。